端午节民俗究竟起源于何时?是如何发展的?长期以来众说纷纭,说法不一。下面笔者就端午节几个主要民俗作如下探讨:
中国的端午节习俗是伴随着中国人的发展而发展的,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和掌握规律,人们发现岁月是不断重复的,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,发现一年中有一天白天最长,黑夜最短,还有一天黑夜最长一,白天最短。《吕氏春秋·仲夏纪》中记载的 :“是月也 ,日长至, 阴阳争,死生分 。”便说的就是这个自然现象。于是人们就分别起了名字,一个叫夏至,一个叫冬至。人们还发现,当夏至到来时,蚊虫出没、五毒横行,人类遭受动物侵扰的同时,自身病疫也在夏至来临时最多。
人类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生活的舒适,就要学会如何驱赶蚊蝇和五毒。于是通过无数次的试验,发现了艾草,将艾拧成绳点燃,蚊蝇和五毒便不敢靠前,或许艾的针灸作用便是在这个时期发现的。后来由于这样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气味难以接受,便折些艾条或桃木条或柳条插于门窗前,发现也能起驱赶蚊蝇和五毒的作用。或许艾水洗澡预防和治疗蚊虫叮咬和皮肤病也是在这个期间发现的,人们还发现只有在夏至前后几天采摘的艾草药性最好,于是人们便在每年的夏至到来时采摘大量的艾草,以备必需之时使用。
由于夏至到来时节天气燥热,人们的抵抗力较弱,瘟疫易流行,加上蛇虫繁殖,易咬伤人,因此疾病疫情容易爆发流行。而要治疗因夏至给人们带来的身体的疾病,和毒虫的伤害,人们就要四处采药,在水渠边采摘车前等中药材,而夏至来时草叶上已显露水,于是就慢慢形成了踏百草、摆露水等习俗。
而好药材往往在高山,于是人们便上山采药,日久便形成了夏至登山的习俗。
后来人们还发现蟾蜍既能食用还能药用,在少医缺吃的古人类时期,夏至来时出现的蟾蜍无疑是上天赐予的珍贵物品,由于蟾蜍体形较大,肉多,蟾衣可入药,且其行动缓慢,容易捕捉,所以每年夏至时节,捕蟾成了人们的一大乐趣。
那么角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?晋代周处在《风土记》中记载:“俗以菰叶裹黍米,煮之,合烂熟,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,一名粽,一名黍。”实际上不管角黍还是粽子,从它们的做法以及食材来看,都是最原始的食物,只不过包叶和里面的内容物不一样罢了。所以角黍应该从有黍开始就有了,因为包叶可以就地取材。而且其刍形应该是用火烤制的,自从有了容器以后才用水煮食。角黍应该是北方人食用的,而粽子主要产于南方,两者至少在西晋已经区分开了,而且已经成为端午节食品。所以到底北方人和南方人哪个最先食用,那就要看是先有黍还是先有米,因为黍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品种,而糯米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。
香包的产生也很原始,最早是将兰草、白芷(香草)、杜蘅(香草)、艾草等带有香气的草采摘回家,置于家中,一方面净化家中空气,温馨环境,另一方面利用它散发出来的香气使夏天的蚊虫不来侵扰。这就是香包的最早起源。
“端午索”的出现则要等到丝绸的产生,随着科技的发展丝绸出现之后才可能形成端午索”习俗,在中国古代社会,家庭一般是“男耕女织”的劳作模式,男人是家中的顶梁柱,子女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。端午索所使用的五彩线是由家庭妇女生产出来的,由于当时的古代人崇拜五色,认为五色为吉祥色,于是家中妇女便将五彩线拧成绳圈套在丈夫和孩子的手腕、脚腕或脖子上,用以禳病祛疾、躲避兵灾。正如东汉《风俗通》云:“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,辟兵及鬼,令人不病瘟。”
由于丝绸的出现,香包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首先是包装发生了重大变化,其次内容物也逐渐得到了改进,还有功能也由原来的仅用作驱虫辟邪,演变为佩戴香包成为一种时尚。
夏至与端午有时是重合的,但大多数年份总要错开几天。由于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先秦时期已经开始订立,那么夏至节应该已经在这个时期基本确认了,当时可能还没有端午的说法,但是大多数端午民俗已经形成了。这个阶段,夏季的节俗主要集中于夏至节,端午常常是以夏至的身份出现的。晋代周处在《风土记》中对端午与夏至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说明 :“俗重五日,与夏至同” 。由此可证明 ,远古时的夏至节便是今天的端午节。
随着节俗体系的完善, 据专家考证在汉魏六朝时期端午节的形成已经定型,端午从夏至中分离出来 , 从此端午是端午,夏至是夏至,于是以前由夏至节代替的民俗归位于端午节民俗。